首页 >> 动态

新昌如何演绎18万人富民“金叶子”?喝一杯好茶万事新昌

2023-04-12 18:21:16来源: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4月12日,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和绍兴市人民政府会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和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共同主办,新昌县委、县政府具体承办的2023中国茶叶大会暨第十七届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节开幕式在新昌康乐广场举行。

本次活动主题以“禅茶一味 大佛龙井”为主题,围绕茶产业、茶文化、茶品牌,持续深化新昌精品茶打造,强茶企、助茶农、惠茶商,全面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料图)

开幕式除了发布2022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茶叶)品牌声誉百强榜及十强颁奖等活动外,还邀请了新昌大佛寺方丈‘张茶榜’,通过‘溯茶史’把新昌是中国茶道之源概念进行具象化表演,传播新昌茶文化,打造‘天姥茶禊’文化IP。

大佛龙井头采茶竞拍以22800元/斤成交

在“昌兴记杯”第十八届新昌大佛龙井茶王大赛决赛现场, 20名炒茶高手现场较量传统手工炒茶技艺。经严格评选, 59岁的女选手陈小秋夺得“茶王”桂冠。

大赛评委组组长、浙江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龚淑英表示,新昌经过连续多年举办这样的比赛,培养了一大批手工炒制龙井茶高手,选手们对标准的认知度有了极大的提高,送来的茶样外观一致性、香气馥郁度都把控得非常好。

“新昌优选杯”精品茶宕头采茶现场拍卖会现场,来自该县12个精品茶宕的头采好茶参与竞拍。现场竞拍热情高涨,茶品拍卖价格也随之节节攀升。最终,来自小打虎精品茶宕的500克大佛龙井头采茶以22800元成交,进一步提升了大佛龙井的品牌价值。

一叶演绎18万人共富神话

新昌产茶历史源远流长,茶道文化闻名遐迩。近年来,该县始终把发展茶产业作为兴农富民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品牌振兴、深化茶旅有机融合,茶叶已成为新昌农业领域的第一大富民产业,全县茶园面积15.3万亩,从业人员达18万人。2022年全县茶叶一产产量5835.22吨,一产产值为13.6亿元,茶产业链总产值超96亿元,中国茶市交易总量为1.68万吨,交易总额达62.96亿元。

新昌大佛龙井连续十四年入选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2022年大佛龙井品牌价值达50.04亿元(位居第七位)。

新昌紧紧围绕“打造百亿茶产业,创建龙井第一县”的总目标,以“三茶统筹”、“三产融合”为指针,坚持“品牌引领、数字赋能、全链提升、价值再造”的发展思路,通过进一步做深做实数字兴茶、科技兴茶、机械兴茶、文化兴茶文章,成功打造“茶产业大脑”、“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成一条数字化茶叶全产业链,实现了茶产业、茶经济、茶科技、茶文化的高质量协同发展。努力实现管理数字化、生产标准化、产品精品化、服务集成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新昌已建成中国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中国茶市),五年来,交易量从1.47万吨上升到1.68万吨,交易额从41.9155亿元上升到63亿元;大佛龙井专卖店(柜)从57家增加到479家。茶叶电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增长,作为该县茶叶电商典型代表的浙江省清承堂茶叶有限公司年销售额已突破1亿元。

新昌是全国龙井茶主产区,主产品大佛龙井茶产量5262吨、产值12.78亿元,分别占全县总产量总产值90.2%和93.7%,分别约占全省龙井茶产量、产值的21%和23%。在保持大佛龙井平稳发展的基础上,更是推出了“天姥红茶”、“天姥云雾”两大公用品牌,形成“一体两翼”的品牌发展战略格局,为中国县域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昌智慧”。

德国等六国外国友人感受新昌茶文化

“今年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着精品茶的打造来开展,让广大茶商茶企更好地链接新昌的茶产业、了解新昌的精品茶,进一步推进茶叶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的品质提升,激发茶产业活力,增强大佛龙井品牌、溢价能力。”新昌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卢路说。

来自德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智利、马来西亚等6个国家十余名外籍友人也参加了开幕式,外国友人们一边聆听新昌茶文化的渊源介绍,一边品鉴大佛龙井的茗香,通过大佛寺方丈将禅茶文化、茶道之源的具象化表演,沉浸式感受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切感受这片“金叶”在新昌的蓬勃发展。来自俄罗斯的专家尤里表示,通过这次活动,让自己对茶文化了解更全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之美体会更深刻,也发现了中外文化间更多共通之处。新昌县外事办也利用此次契机,以茶文化为媒介,继续推进中外交流,不断传播中国文化,努力打造新昌对外交流新名片。

橙柿互动记者 陈文龙

图片 主办方提供

编辑 陈静铭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