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全球观热点:国家动真格了,两会结束还不到一个月,社会面已经发生了五大变化

2023-04-09 05:59:16来源:莎谈史记

2023年的两会已经结束大半个月了,而这一次的两会和往常一样,涉及到了各种各样的民生大事,既有关于保障百姓权益的建议,也有促进经济复苏的提案。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经济了。


(资料图)

经济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盘,也是保障民生的必要条。经过三年疫情,世界经济都步入下行阶段,我国也是如此。相比于疫情前而言,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大幅放缓,各行各业的发展更是一片低迷。

去年12月份,我国正式放开了疫情,可以预料的是,接下来的关键步骤之一便是促进经济的复苏。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两会结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国出现了明显的五大变化。具体情况如何呢?

第一个变化就是精简编制人员规模。长期以来,“铁饭碗”的工作在人们眼中都是非常吃香的工作种类,尤其是近些年来,市场环境的不景气导致失业率不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铁饭碗”的重要性,纷纷加入考编大军。

众所周知,不管是编制人员还是公务员,都拿着国家发的薪资,国家每一年在公职人员身上支出的开支就是不小的一笔数目。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让国家财政支出与日俱增,尤其是疫情期间的核酸检测、疫苗研发、方舱医院建设等进一步带来了财政压力。

不仅如此,许多编制岗位存在冗杂现象,吃空饷的编制人员比比皆是。这既不利于提高编制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是对财政支出的浪费。由此可见,精简编制人员规模势在必行。

第二个变化就是整治社会风气。通过最近几年的媒体报道可以看出,国家加大了对贪污腐败的查处力度,尤其是进入2023年以来,大批涉嫌违纪违法的官员纷纷落网,这无一不显示着国家整治不良风气的决心。

根据相关文件来看,在整治腐败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的“四不两直”的调查方法。具体来说就是不打招呼、不听报告、不发通知、不用陪同接待、直击现场、直奔基层。如此大的整顿力度让老百姓拍手叫好,而且这些举措也确实具有积极意义。

一方面,前些年的敛财风气盛行,甚至影响到了民生。再加上官官相护,往往在检查组到来之前,各地官员就做好了面子工程。但在四不两直的方法下,尽可能避免了官员互相通气的漏洞,有利于从根本上发现问题。

另一方面,人的欲望都是无穷无尽的,尤其是对于部分身处高位的人而言,他们手上掌握着普通人没有的权利,更方便为自己谋取利益。再加上侥幸心理,从而做出一些泯灭良心、违背道德、触犯法律的事情。而国家的大力整顿就能起到警醒作用,告诫有着不良居心的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第三个变化就是降低金融业薪资。金融业的高薪资是众人皆知的,就算是一些普通员工,月薪可能就抵得上普通人一整年的收入了。更重要的是,在最近几年各个行业低迷的状态下,金融业的工资依旧只涨不减。

据了解,金融业从业人员2022年的平均薪资达到了463600美元。由此可见,对金融业实行降薪或禁薪存在一定的必然性。根据财政部的相关政策来看,金融业高管及重要员工的薪资水平必须保持在总薪酬的35%以下。

第四个变化就是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过去三年疫情的影响,实体经济十分难做,很多实力不够强劲的民营企业因此关门倒闭。这样一来,失业率也变得越来越高,许多人甚至过着没有收入来源的日子。

只不过社会上的待就业人数只增不减,每一年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已超过千万,相对应的,必然需要一大批空缺的就业岗位来解决严峻的就业问题。虽然很多民营企业的实力资质不够强,但民营企业却是解决就业的主力,所以不管是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为了解决就业,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必然的。

第五个变化就是重振经济。经济是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条件,是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全世界的任何国家而言,都不能脱离经济发展,我国更是如此。

经过三年疫情,我国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一样,尽管经济依旧在发展,但发展速度大大滞缓,而在放开疫情后,重振经济必然是关键所在。虽然各行各业陆陆续续进入了复工复产,只不过疫情却让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变化。

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三大驱动力之一,疫情之前,我国居民的消费力十分强劲,以至于引来诸多外资的注入。但疫情后可以发现,很多人都降低了消费欲望,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外,不再愿意消费,这种现象肯定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而为了提高人们的消费热情,国内出现了各种促销降价活动,乃至发放消费券。但从根本上来说,外力拉动的消费可能不是长久之计,如何进一步提高老百姓的消费欲望,以此推动经济发展,是相关部门需要深层次思考的问题。

总的来说,以上五个变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下,社会发展变得更加的正向。尽管现阶段依旧存在许多有待解决和优化的问题,但相信在国家的领导下,一切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