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全球简讯:赵偃简介,赵偃姓什么?

2023-06-24 12:57:28来源:互联网

一、赵偃姓什么?

嬴姓,赵氏,名偃,全名赵偃,是战国末期赵国的国君,史称赵悼襄王。

赵悼襄王是赵孝成王的儿子,是赵惠文王的孙子。


【资料图】

二、赵偃是赵国最后国王吗?

赵偃不是赵国最后国王。

赵悼襄王(?-公元前236年),嬴姓,赵氏,名偃,赵孝成王之子,赵国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战国时期赵国国君,公元前244年―公元前236年。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赵偃继位,是为赵悼襄王。公元前244年,派李牧攻打燕国,夺取武遂和方城。公元前242年,燕国派剧辛攻打赵国。赵悼襄王派庞煖率军抵抗燕军,庞煖击败燕军,杀死剧辛,俘获燕军二万人。公元前239年,魏国将邺地割让给赵国。

赵孝成王在位时期,实行货币改革,铸造“石邑”三孔布货币。

公元前236年,赵悼襄王派兵伐燕,夺取燕国貍阳城。战事还未结束,秦将王翦等趁机率军攻赵,夺取邺地九城。同年,赵悼襄王去世,太子赵迁继位,史称赵王迁(赵幽缪王)。

三、赵偃在位几年?

赵悼襄王(?-公元前236年),嬴姓,赵氏,名偃,赵孝成王之子,战国时期赵国国君,公元前245年―公元前236年在位。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赵偃继位,是为赵悼襄王。

公元前239年,魏国将邺地割让给赵国。公元前236年赵悼襄王去世,太子赵迁继位,史称赵王迁(赵幽缪王)。

赵悼襄王,嬴姓,赵氏,名偃,是赵孝成王之子,赵国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赵孝成王二十一年(秦始皇二年,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赵偃继任赵国国君之位,是为赵悼襄王。

四、历史上赵国赵偃在位多少年?

历史上的赵国赵偃在位10年,赵偃史称赵悼襄王,公元前245年继位为王,公元前236年意外去世,他也是赵国最后一位有作为的大王,也是对抗秦国有力的君王,但是因为赵偃非常依靠丞相郭开,这也为赵国覆灭埋下了隐患,可见赵悼襄王赵偃是赵国最后的希望。

公元前243年,赵孝成王去世,赵偃继承了父亲的王位,成为了新的赵王。到公元前236年,赵悼襄王赵偃终于去世,他一共在位七年。

五、赵偃非常昏庸吗?

所以赵偃即赵王位,史称赵悼襄王,赵偃即位后干了四件大事:一是夺廉颇兵权,赵国一下子失去了廉颇和乐乘两位名将;二是信任和重用奸相郭开,埋下了亡国的祸根;三是废长立幼,还立出身不正的倡女为后;四是重用名将庞煖和李牧,军事上取得不小胜利,四件大事有三件都让人诟病不已,所以后世不少人都把他当作昏君,其实并非如此,我们从谥号来解读一下赵悼襄王:他不是明君,但也绝不是一位昏君。

谥法制度始于周朝,和后世谥号泛滥和有些谥号名不副实不同,至少两汉之前谥号还是比较规范和严格的,赵偃的谥号是悼襄王,按谥法的解释是:肆行劳祀曰悼、中年早夭曰悼、恐惧从处曰悼;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

公元前266年赵孝成王即位,因为年少初立,所以由太后赵威后掌权,孝成王在位21年于前245年去世,享年估计不到40岁;赵偃在位10年于前236年去世,前面还有哥哥春平君,这样一算下来很显然赵偃去世的时候最多30多岁,符合“中年早夭曰悼”;当然因为他执意迎娶寡居的悼倡后(悼倡后曾嫁给王室宗亲,其夫死后寡居,赵偃爱其貌美而娶之),所以赵悼襄王和“肆行劳祀曰悼”也能扯上点关系,总的来说他的谥号“悼”主要指的是他中年早夭。

赵偃在位期间,虽然听信谗言夺了廉颇兵权,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廉颇不仅是相国还是上将军,军政大权一把抓,权柄比赵孝成王时期的相国平原君还要大,由不得赵悼襄王不对他忌惮,与其说是他听信谗言,倒不如说他是顺水推舟借此机会消除廉颇权柄过重的隐患,换成其他的国君或许也会这么做,只不过赵偃太急了一点,赵国名将本来就青黄不接,不像秦国一样名将辈出,赵偃其实可以徐徐图之,效果会更好,至少不会导致廉颇远走他国,最后客死他乡。

赵偃在解除廉颇兵权的同时,重用名将庞煖和李牧,军事上也取得了不少胜利,不仅大败燕军,庞煖还在第五次合纵攻秦之战中一直打到了离咸阳不远的蕞地,回师途中攻取了齐国饶安,一时之间赵军重振军威,赵悼襄王的谥号“襄”就是“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之意,襄是个美谥,可不是一般君王能获得的,比如秦昭襄王。

所以从谥号可以看出,赵悼襄王虽然不是名君,但还真不是一位昏君。

六、赵国为何传位赵偃?

因为赵王废长立幼,让赵偃做了赵王。

公元前243年,赵孝成王去世,赵偃继承了父亲的王位,成为了新的赵王。赵偃接手的赵国并不是最为强盛时期的赵国,反而是经过了秦国的摧残而苟延残喘的赵国。

廉颇被赵悼襄王气得离开了赵国,来到魏国当了一个挂名的将军。廉颇始终思念着赵国,但是赵悼襄王在位的这些年,即使赵国被秦国打到吐血,他始终都未将廉颇召回。由于赵悼襄王的错误的判断,昏庸的统治,赵国对秦国,几乎就没有赢过。公元前236年,赵悼襄王终于去世,他的顽劣儿子赵迁继位了。

七、赵偃死后谁继位?

赵迁继位

赵偃是赵国倒数第二个王,在位九年他重用奸臣郭开,逼走了国相廉颇,著名的典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就是发生在他身上。

赵偃宠爱倡后,废了长子有德行的太子,立品行不端的赵迁为太子,他死后赵迁继位为赵幽缪王,史称赵王迁,赵国亡于其手。

1、 赵偃死后,继位的应该是他的儿子赵武。

历史记载赵武年纪很小,但是在母亲和叔父的帮助下,顺利继位成为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

2、 赵武作为犬戎的后代,也是晋国君主,因此他对于晋国的守护和经济建设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并且成功的将晋国前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3、 到了两晋时期,晋国逐渐没落,并被北方的胡人所攻击,赵武的后代逐渐失去了晋国的统治地位,但是赵武作为晋国的君主,他的贡献和历史地位还是不可磨灭的。

赵王迁

赵王迁(?—公元前222年之前),亦称赵幽缪王,嬴姓,赵氏,名迁。

战国时期赵国最后一位国君(公元前235-公元前228年在位),赵悼襄王之子,母为赵悼倡后。

公元前236年,正式继位,品行不端。

屡遭秦国攻打,接连丢失宜安、平阳、武城、狼孟、番吾等郡。

公元前229年,秦国大兵压境,命令将领李牧、司马尚率军抵御。

听信宠臣郭开谗言,杀害李牧,罢免司马尚,令宗室赵葱、颜聚代替,导致赵军大败,国破家亡。

受俘进入秦国,发配到房陵深山中,谥号幽缪。

赵迁

赵悼襄王(?-公元前236年),嬴姓,赵氏,名偃,赵孝成王之子,战国时期赵国国君,公元前245年―公元前236年在位。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赵偃继位,是为赵悼襄王。公元前244年,派李牧攻打燕国,夺取武遂和方城。

赵偃,是战国末期赵国的国君,史称赵悼襄王。赵悼襄王是赵孝成王的儿子,是赵惠文王的孙子。赵悼襄王统治时期也是秦王政统治时期,秦国和赵国之间也经常发生战争。由于赵悼襄王的错误的判断,昏庸的统治,赵国对秦国,几乎就没有赢过。公元前236年,赵悼襄王终于去世,他的顽劣儿子赵迁继位了。

赵偃死后由其子赵迁继位,赵迁为倡后的儿子,用郭开为相,杀李牧后亡国

八、赵国赵偃结局?

赵偃是赵国末期的国君,史称赵悼襄王,是赵孝成王的儿子,公元前243年,赵孝成王去世,赵偃继位,接手的是一个经过了长平之战惨败后苟延残喘的赵国,当时赵国仅有廉颇一位可用的名将,但赵悼襄王却一道撤职命令传下来由乐乘取代廉颇,廉颇一气之下跑到了魏国,由于赵悼襄王的昏庸,赵国对秦国几乎没赢过,、公元前236年赵悼襄王去世,其子赵迁继位,史称赵幽缪王。

历史上赵国赵偃继承赵国封王位,史称赵悼襄王,最后病逝。在电视剧大秦赋中,秦国为了能够削弱赵国的实力,就设计让赵偃继承王位。

赵偃,嬴姓,赵氏,战国末期赵国的国君,史称赵悼襄王,昏庸无能,在没有其他将才可用的情况下,还撤换了老将廉颇,导致赵国国力越发衰弱,他的儿子就是亡国之君赵迁,公元前236年赵偃崩逝。

九、赵偃如何死的?

历史上,没有具体记载赵王偃是如何死的。只是说了,赵王偃30多岁就死了。而在电视剧《大秦赋》中,讲到赵王偃自从秦国签订盟约,回到赵国后,就突然死了。

赵偃据传是在公元前279年,因为谋杀秦国将领王离而被囚禁。最后,他被判处死刑,方法是被斩首。

解释原因:

赵偃是因为谋杀王离而被捕。他是赵国世家後裔,政治地位很高。但是他犯下的罪行却无法被原谅。所以,他被判处死刑惩罚。

内容延伸:

根据历史资料,赵偃在被判处死刑之前曾经向法官提出一个请求,请求给予他某种死亡方式,这种死亡方式应该是可以反映他的高贵血统和尊严的。但是,法官拒绝了他的请求,将他最终的死亡方式定为斩首。

具体步骤:

据史书记载,赵偃在公元前279年被判处死刑,从判决到执行大约只有几天时间。所以,他的死亡过程比较简单直接:

1、 经过判决之后,赵偃被送往刑场。

2、 当时,刑场上聚集了很多人。他们想看看这位高贵的贵族是如何走向死亡的。

3、 面对前来观看的人们,赵偃保持了镇定,这表明他对死亡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最后,他被执行了死刑,头颅被斩下。

公元前236年,赵偃去世了,应该是自然死亡

十、赵偃为何重用李牧?

赵偃重用李牧。赵偃是我国历史上战国时期赵国的国君。李牧是赵国有名的将领,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为了保护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多次带领赵国军队打败秦国,对秦国的军事实力有充足的了解。所以才被赵王重用。

后来赵王听信谗言,诛杀李牧,最后赵国被秦国所灭。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