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
确实是,我的本意也是,普通话和方言是可以和谐共存的,普通话作为大一统的语言交流使用,方言作为维系传统的桥梁长久存在!
我从内心中倾向于希望您的想法能够实现,不过现实情况可能与您的愿望迥异:方言,无论它/它们之中蕴含着历史、文化、传承,很大概率会 “嘎奔儿” 从我们的生活中弥散。
为何这样说?这是我十年前的观察所得 ——
(1)在广州,一个著名的说广州粤语的地方 —— 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前后及之后的几年,我去广州的时候,“官话” 还是主流;在佛山、在深圳,大家的口语虽然年轻人能说、会说普通话,普遍也不很标准 —— 但是到了十年前,在广州的感觉是大家的普通话,普遍犹如经过了培训一般,相当之标准 —— 对比一下,他的爹妈:我那 “哥们儿” 是个 “湖北佬”,在东北上的大学,广东人说法北方佬,现在说话相比儿子可以说是 “望尘莫及”;他媳妇,虽然是珠三角人,但是人家本来普通话说得比 “湖北佬” 就要好,不过现在在家中普通话标准程度也直接 “屈居” 第三 —— 两个孩子说得都比他们俩好。
(2)在汕头,众所周知,虽然汕头位于广东,但是方言与广州可称 “迥异”,乃是 “汕头话”,其实与闽南话差别不大。还是在十年前,也去了一次汕头。在汕头,见到了我的同学们,大家共同使用普通话交流,自然没有语言障碍。不过上街,发现当地方言使用得还是比广州、佛山、深圳普遍,以至于买夜宵也成为比较吃力的活动,虽然汕头的小吃很好吃。不过,方言 “障碍” 在我儿子那里似乎无影无踪,因为他和我同学们家的 “二代们” 交流起来毫无问题,大家说得都是很标准的普通话,因为小伙子们在玩的时候没有因为语言有任何误解或听不明白的事项,倒是我的同学们在 “忧心忡忡” 地说,“家里的话他都能听懂,就是一点儿都不说,怎么都不说,怎么办啊?”
从以上广州、汕头的对比,可以看出普通话的普及在方言区很大可能是 “不可逆” 的了,这可能是经济基础主导上层建筑了吧 —— 由于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交流,不同地区的交流最通畅的方式就是使用普通话,因此普通话就在各大方言区大范围地铺展开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