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中的有些人,有些事,时间久了,便从你的记忆中消失了,仿佛一颗流星,已经飞离了地球,飞向了那浩瀚的宇宙,今生今世也不可能重返了。但感情却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虽然分别多年,相居两地,但突然间的相见,却能倏忽间将那远逝的记忆拉到你的面前,让你不得不重新面对。
现在的微信,真可谓篇篇哲理,看得多了,便也不再走心了。但有则微信,却让我深信不疑,大意是说,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乘上了通往坟墓的单行列车,陪伴在你身边的开始是你的家人亲属,后来便是你的同学朋友,期间不断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但没有一个人会陪你走到终点。
(相关资料图)
照此说法,你我的生命列车于1982年8月28号交际,车厢就是XX一中八二级八班,而且相互陪伴,共同行驶了三年。
那时的你,身材略胖,脸盘圆圆,不是特爱说话,也不是男生仰慕的那类女孩,我呢,身材不高,略带自卑的安静,但我学习还是比较用功的,虽然智商一般,成绩也不突出,不用说更不是女孩子们愿意秋波一顾的男生。唯一值得炫耀的资本便是篮球打得还可以,级部篮球赛中,曾有过过中线勾手远投命中的惊人之举,引起现场观众惊叫不已。
眼睛大大、嘴角上扬、常常挂着俏皮微笑的你,慢慢的引起了我的注意:
首先是你的孔武有力。一次轮到你我做生活值日,就是给班级打水、打饭、分饭、收拾餐具等等,那是一个初秋的清晨,在耀眼的阳光里,我站在班级的台阶处,远远地看到你和同桌抬着两桶水朝我走来,你走在前头,脸上带着笑容,而且步履稳健,丝毫不见桶里的水溅出。我没有言语,但感觉这个女孩不仅模样俊俏,还真有力量、不简单。
其次、也是最主要的的原因就是你的温柔善良、善解人意。还记得我们八二级的那次长岛之旅吗?回来之后,我不知何故,又骑车回了一趟老家,往返有三十多里路,本身并没有感到累,但在晚自习课上,当我听到你与同桌的议论时,言语中透露出的满是体贴与关心,虽然声音很轻,但我听得清清楚楚,内心里一股热流涌动,真心感到你是一个心地善良、善解人意的女孩子。
我是一个在男人堆里长大的孩子,家中无女孩,也没有与女孩子打交道的经验,突然间遇到一个情感细腻、关心你的女孩子,内心里的感动是无以言表的。从此,你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也尽收我的眼底,虽无太多语言的交流,但看似无意、实则含情的眼神交汇,也让我频频怦然心动,不知你是否知晓,你那俏皮微笑的模样曾温暖了我多少难眠的夜晚,真可谓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心惘然。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觉愈发强烈,那时的我真是幸福着,憧憬着,也矛盾着,踯躅着,不能自已。此时的我们,仿佛两个不谙水性的水手,驾驶着两只心灵的叶舟,驶入了水流湍急的大海,心急手慌,茫然不知所措。但随着高考的临近,我的内心开始焦虑起来,因为我知道凭着当时的状态,高考是没有多大希望的的,而我的家庭经济状况是决不允许复习的,想到这些,更是整夜整夜的睡不着,于是就痛苦着,焦虑着,怨恨着,而且把怨恨的情绪发泄到了你的身上,于事发生了我这一辈子最肠子都悔青的事,我用粗暴回报了你的善良,把你传给我的字条狠狠地掷到了教室的讲台,那一刻也深深地伤害了一个女孩子的自尊,这半生中,每每想到此,我都会陷入刀割般的自责中,在此我向你深深地鞠躬,郑重的道歉,也真心希望你接受。后来我又想,如果当时我看了你的字条,凭着你的温柔和善良,肯定会劝慰我的,把我的不安和焦虑平息下来,人生就可能由此改写,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命运吧。
但事实上是你用宽容和大度原谅了我,大学期间我们通了两年的信。但从字里行间里,我阅读出了你的心理变化,发现你已渐行渐远了。
工作后,要不是一次偶然的乘车相遇,我都不知道你来到了我曾就读的城市,而我回到了家乡,你我的生命列车又一次擦肩而过。随后的一次相遇,便是在华侨宾馆同学聚会上,从此你我天各一方,渐为路人。
事实上,在随后的几年了,我多次去过你工作的省城,开会、学习、培训等等,呆得时间最长的有十天、八日的,最短的一次会议竟然只开了半天。在我事业处在最低谷的时候,竟然就身处省城,那时的我,万念俱灰,心情坏到了极点,一个人落寞地爬了千佛山,徘徊于大明湖畔,思绪万千,但无人倾诉,那时的我多么渴望能与你来一次不期而遇!但省城偌大,人海茫茫,我不知你家住何方,人在何处?更关键的是,我真真羞于见你。
梦中,我曾有过这样的幻想:让我们手牵着手或爬一次山,或流连于河海之畔,哪怕只有半天的时间,你我相互鼓励,互相帮助,抛弃世俗的羁绊,让心情尽情抛洒,让青春彻底绽放!
记不清是谁说过这样一段话:离开一个地方,风景就不再属于你;错过一个人,那人便再与你无关。人生就是这样,牵挂着、烦恼着、自由着、限制着;走出一段路程,回头一望,却也生动着、美丽着;有着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有着你喜欢的事和需要你做的事,有着牵挂你的人和你牵挂着的人。平日里非常欣赏这富含哲理的微言,但临到自己身上,却又痛恨写出这段文字的人,恨他说的太绝情。
漫漫人生路,你我皆过客。但在不同的列车中,你我相互守望,互相关注,难道不是另一种幸福吗?
相见时难别亦难,空留遗憾在心间。随后的几天里,我眼前晃动的是你的身影,耳畔萦绕的是你的声音,我甚至不敢入眠,害怕一觉醒来,刚发生的一切又复归不见。
忽有故人心上过,
回首山河已是秋,
两处相思同淋雪,
此生也算共白头。
此后的岁月里,你的身影、一颦一笑总在不经意间流过心间,让我陷入无限的遐思中。
感谢你,曾经走过我的青春!谢谢你,温柔了我的青葱岁月!今生遇到你,那是我的幸,愿我们相互祝福,且行且珍惜。
作者简介:
梁绩科,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散文写作与评论委员会委员,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省散文学会蓬莱创作之家秘书长。现任教于蓬莱区第三实验小学,中共党员,高级教师。
平日里喜欢阅读,涉猎广泛,尤喜散文。爱好健走、乒乓球等体育项目。曾有习作《母亲》《洗鱼》《那年芳华》《体育二记》《博物馆遐思》等发表在《》数字、《齐鲁晚报》《今日蓬莱》、《蓬莱岛》等报刊网络媒体,散文《致青春》《寻找 生命里的高光时刻》《夜游蓬莱阁》《摆渡者》《生命的底色》等入选《川鲁现代散文精选》《胶东散文十二家·梁绩科卷》《黄海散文双年选》等选本。《藏在老宅里的记忆》获《胶东散文年选》(2021年)最佳作品奖,山东省散文学会(2020-2021)年度优秀会员,《探春·苦夏·秋忆·冬蕴》——陪你领略烟台四季的芳华一文获第二届青未了散文大赛优秀作品奖。
奉“高山不语,自是巍峨;月亮无言,自是高洁”为座右铭,喜欢将身心流放到万水千山中,以一颗纯净的心,去阅读红尘路上的风景,去守候自己生命的花期。
壹点号海浪花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