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丨 柠檬
(资料图)
世界杯期间,有什么能让大家放弃看球?
答案是追《风吹半夏》。
这部剧的火热甚至还掀起了一波“钢铁潮”,在此之前,大部分观众对废钢产业相对陌生,但跟随这部剧,也感受了一把废钢全球贸易的风云变幻。
毫不夸张的说,半部剧的剧情跌宕,都和废钢市场的起伏直接挂钩。
钢价的跌落与升值,背后关乎的是众多企业的破产与崛起,牵一发而动全身。
《风吹半夏》播出后,很多人被疯狂科普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时刻关注着许半夏的创业进度,每日分析行业环境,似乎已经成为半夏有限公司的“精神股东”。
还有不少人,拿出算微积分的劲头,计算主角赚了多少钱。
不仅如此,大家还接龙式的讨论剧情与现实发展的碰撞。
剧中,故事的开始是1996年,在钢铁行业大会上许半夏和钢企老板们,寻找去北边“掘金”的机会。
现实中,1996年是我国钢铁产量第一次超过1亿吨,也是我国钢铁行业蓬勃发展的开端。
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起步较晚,国内钢铁积蓄量处于较低水平。
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废钢产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管理到逐步市场化的过程,直到1996年才正式步入发展快车道。
从1996开始的1亿吨,到2020年钢铁产量突破10亿吨,中国连续25年稳居全球钢铁生产和消费第一位,中国的废钢供应量也一路增长。
历史上,中国也是从1996开始和中亚地区合作进口废钢,这与剧中老板们从国外进口废钢相呼应。
这几十年的钢铁发展背景,也串起了那些钢老板的发家史。
在剧中,钢市的价格波动如“过山车”,抓住行情的一波人可能赚的盆满钵满,赶上市场低谷,更多人则赔得倾家荡产。
“钢价涨了”是剧中的关键情节。
此前许半夏四处筹钱从俄罗斯进钢,“滨海五人组”只有许半夏一人扛到了最后,浩浩荡荡带回五万吨废钢,却碰上国内钢价跳水,濒临破产。
在苦熬大半年后,终于等到了价格反弹,许半夏和赵磊“双向奔富”,生意起死回生,赌的就是对于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宏观判断。
后来,省二钢经营权在拍卖时被伍建设以高价收入囊中,然而面对设备老化、技术需要更新换代的大趋势,伍建设彻底暴露出了自己的急功近利。
此时,许半夏正在建立起自己崭新的钢厂,世纪之交,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来临。
许半夏的“赢”是坠落过低谷和绝望的重生,她所经历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式的创业。
从收废钢卖废钢、建立第一座万吨级民营货运码头,到开办属于自己的钢厂。“狠人”许半夏一路跌跌撞撞的创业之路,也是上世纪90年代一代民营企业家的缩影。
按照一般的剧情发展,本以为结局会成功让宇宙钢铁厂上市,结果恰恰相反。
上市前夕的宇宙钢铁厂,迎来了行业整顿风暴,一下子陷入了旋涡当中。奔波了大半辈子,最后却成了罪人,宇宙钢铁厂也面临破产。
变革期的社会,有很多不确定性的风险,风口上猪都能飞,但风过去了,不摔下来才是本事。
时至今日,钢铁行业是重要的原材料工业之一,被称为工业的“粮食”,依旧承担着重要使命。
大到基建、船舶、机械、科技等领域,小到汽车、家电、日常用品等各行各业,都离不开“钢需”。
我国钢铁产业起步晚,在改革开放以前,长期低速增长,工业产量几乎为0。
直到九十年代,我国钢铁业才终于迎来一阵时代的东风,一路乘风破浪,如今我国钢铁行业持续蝉联产量世界第一,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但长期以来,传统钢铁行业都存在产能过剩、生产流程复杂、质量管控难、缺乏数据标准、危险场景多等问题。
在剧中,三位主人公从倒卖废铁到开办钢厂,他们顺应时代变迁一步步做出了精准的改变与调整。
而今年,钢铁行业的形势异常严峻,这个经济日新月异的大时代下,钢铁企业还能继续稳步向前吗?
2022年8月末,钢铁行业亏损企业的单位数有2031个, 对比去年同期,亏损企业的单位数累计增长达892个。
同一时期,钢铁行业负债达到了44753.4亿元。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56.7亿元。
钢厂盈利率仅为27.71%,超七成钢厂处于亏损状态,钢企生产经营面临较大挑战。
关于钢企破产、停产、重整、收购等信息更是屡屡传出。
2022年8月15日,据重庆破产法庭公布的案件信息显示,重钢产业公司以无法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据悉,重钢产业公司对外投资12家公司,具有34处分支机构。但是,截止到目前,对外投资的12家公司仅有1家还在开业状态,其余11家均被吊销或注销。分公司也大都被注销。
2022年9月5日,山东泉信不锈钢有限公司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被山东省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告破产。
2022年10月10日,云南敬业钢铁有限公司全线停产,找不到该公司联系人,多台起重机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被采取公告停用。
2022年10月26日,山东闽源钢铁有限公司全线停产。
宝武董事长陈德荣在今年7月的一次公司会议上表示,“是时候做好‘过冬’甚至‘长期过冬’的准备了”。他预测这次的钢铁市场危机可能会比2015年更严重、更低迷。
毋庸置疑,亏损、暴跌依旧成为了本年度钢铁行业的关键词。
为了缓解生存的压力,多家钢企开始转让非主业股权,甚至不惜低价转让,以应对生存挑战。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已至少有3家国有钢企对旗下部分股权进行低价挂牌转让。
今年3月,重庆钢铁集团产业有限公司挂牌转让重庆市富环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48%股权,底价仅1元。
今年11月,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烟台宝钢车轮有限公司100%股权挂牌转让,转让的挂牌价格为0.000100万元,依旧是1元起拍。
同月,马鞍山钢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51%股权、18.91%股权在长江产权交易所公开转让,转让底价分别为51元、19元。
自2022年以来,屡次出现钢企低价挂牌转让股权,这同时也在印证钢铁行业亏损加剧,钢铁行业面临巨大挑战。
1元、19元、51元这些惊爆价的背后,也正是众多钢企身处寒冬的具体体现。
钢铁大战已经开始,白炽化的竞争已经展开,进入了拼刺刀的白刃战,谁死谁活就在当下。
供给向上,需求向下,是目前钢铁行业的现状,钢铁行业面临大变局、大洗牌,企业该如何破局?
剧中,布局废钢产业,是钢铁企业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也是时代车辙的前进方向。
因此,即使是各有身价的滨海“老板组”,也在行业中不断前赴后继,挖掘新的发展空间。
正如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中对当时企业家群体的部分描述:他们出身草莽,坚忍而勇于博取。他们处理任何商业问题都能够用最简捷的办法直指核心,能够冲破一切的规则与准绳。
《风吹半夏》所承载的话题,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老一辈人敢闯敢拼的精神,应该延续下去。
在如今疫情、国际局势、需求减弱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钢业行业仍然存在机遇,只有 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在创新和改革中寻找破局之道。
“风”是利好的,但自有其道。
当“风”吹拂、“浪”席卷,钢铁行业才会走向更广阔的天空。
关键词: 钢铁行业